吉林省敦化市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齐头并进,通过改革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系、建立服务网络,积极引导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中创先进、争一流,有力提升了社区管理科学化水平。全市19个社区呈现出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改革管理模式,积蓄管理动力。一是改革社区管理模式。构建社区党委(总支),下设社区委员会、社区工作站和社区服务站的“1+3”社区管理模式,建立街道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社区建立社区服务站、楼宇建立服务点三级社会群众工作体系,延伸组织联系群众网络。全市建立了4个街道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中心、19个社区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站、111个居民楼群众工作室,实现了社区党组织全覆盖。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按照“三高三强”(政治素质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发展能力强、服务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标准,采用街道下派、公开选拔、社会招聘、选聘优秀大学生等途径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通过推行岗位练兵、轮岗交流、挂职锻炼和内部激励等四大机制深入推进社区管理职业队伍建设;通过整合驻区单位、企业、团体等资源和力量,有效培育与社区管理相适应、相匹配的专职调解、专职巡防、专职保安、专职心理矫治的专业化队伍19支。三是强化设施建设。依托社区党组织或单位活动场所,采取共建、联建、挂建等多种形式,建立服务站、服务网、服务热线、服务指示栏、信访接待室和民生需求登记簿等“一站、一网、一线、一栏、一室、一簿”的阵地体系,夯实社区管理基础。 创新管理体系,凝聚管理合力。一是完善管理体制。建立以社区党委(党总支)为核心、社区居委会议政为主体、社区工作委员会为中坚、社区服务委员会为配套的“1+3”社区管理格局,形成社区党委(党总支)行使领导职能、社区居委会会行使议事职能、社区工作委员会行使行政职能、社区服务委员会行使社会服务职能协调规范运行,优势互补、相互配合的社区管理体制。二是构建管理机制。按照居民建议、社区党组织提议、社区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和提议事项公开、审议程序公开、决议结果公开、实施方案公开、办理结果公开的社区自治流程,把党的领导机制、“两委”协调机制、党内基层民主机制和居民自治机制有机融合,形成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高效运行的社区管理机制。三是推行共驻共建机制。采用组织联创、资源联享、工作联动、机制联创的方式,建立党群共建机制;通过开展双向服务承诺和双向述职评议活动,建立社区党委与驻区单位共驻共管机制;通过成立市级指导委员会、街道协调委员会、社区联席会三级协调机构,对同一街区内各类组织共同关注的工作,确定共驻共建内容,明确各自责任,建立协调机制。 建立服务网络,激发管理活力。以构建特色社区、标准化社区为切入点,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寓管理于服务活动。一是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实行街、区、片、块四级管理体制,将全市4个街道划分为19个社区,111片,35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至2名责任人,街道成立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成立事务受理站。通过网格化管理,积极为党员群众提供就业指导、帮困救助、热线求助、政策咨询和信息发布等服务,为群众提供服务事项8900件,调解民事纠纷560件,解决实际问题1800个。二是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以开展“创建特色社区、打造品牌街道”为思路,不断完善和拓展街区服务功能,大力开展“居安型”、“文化型”、“文体型”和“共建型”等特色社区争创活动,目前,11个社区被分别打造成国家级、省级和州级特色社区,特色社区占到了全市社区总数的58%。涌现出了红旗社区、林源社区等一批多角度、多元化和开放式的新品牌特色社区。三是拓展服务领域。着眼民生需求,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在4个街道分别选取1个社区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街道社区组织操作、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参与、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运行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上门帮扶、医疗康复、精神娱乐、法律服务等项目。(高进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