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闲的傍晚,在自家的小院里,音乐响起来,歌声唱起来,舞蹈跳起来,乡亲朋友们一起放松娱乐这样一种田园诗般的场景,在我省农村随处可见。依托农村文化大院这样一种新型农村文化阵地,农民们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新。 农村文化大院是我省涌现出来的农民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方式,是农民自办文化的一种新兴形式。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引导和扶持下,目前,我省各地已有各类文化大院4000余家。其中农民自办文化大院838个,以小剧团形式演出为主的有457个,以民间手工艺为主的有107个。今年以来,全省农村文化大院共组织活动4万余次,农村文化大院已成为活跃群众生活的乐园,传播农村先进文化的阵地,提高农民素质的新型学校。
推荐阅读
棉花丰收无人采摘 棉价下跌棉农寝食难安(高清图) 温州80后集资8亿被拘 化大院开展扭秧歌、唱歌、跳舞、摄影、文艺表演、读书看报、书法绘画、图书阅览、运动健身等多种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农民求知、求乐、求美、求富的精神需求。经过几年的培育发展,现在的农村文化大院里农民参与积极性高,大院活动质量逐步提升。 安图县万宝镇红旗村的民俗文化大院表演的《鹤舞》、《象帽舞》等颇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成为当地的艺术精品;德惠达家沟镇后窑屯文化大院表演唱《四大妈夸新农村》,上过央视的《焦点访谈》;梨树县马地方村表演的快板《都夸党的政策好》、《耍钱恶习要不得》,深受当地村民喜爱;抚松县南关村文化大院“身边小事”话剧团“创作的《老把头放山》、《机场通航了》,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魅力;蛟河市松江镇插树岭村文化大院,依托关东民俗风情文化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上千名游客,提升了当地的影响力。 大院促进了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的发展壮大,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特点。以剪纸、二人转、象帽舞、刺绣、根雕、萨满文化、延边朝鲜族歌舞、蒙古族马头琴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大院不断涌出,突出了民族、民俗特色;东丰县农民画、敦化市刀画、吉林市松花湖浪木根雕、东辽县葫芦雕等,已开始迈入市场,创造了经济效益。 农村文化大院的广泛出现,促进了农民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赌博、滋事、酗酒的少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多了;婆媳、夫妻吵架的少了,相互尊重、尊老爱幼的多了;邻里纠纷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迷信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 为引导文化大院发展从自发转向自觉,以“农民自办,社会参与、政府推动,多元共建”为原则,我省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每年投入5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制订了《建设规划》,力争2013年基本做到农村文化大院全覆盖;全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千方百计落实建设任务,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方案,有的把其纳入县(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重点工作考核细则中,或列入小康文明村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建立起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起考核奖惩机制;各地还发挥各级文化馆站作用,对农村文艺骨干系统培训,深入文化大院现场指导,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积极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活动,通过演出示范,互动引导,逐步提升大院活动质量,提高大院影响力;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月、农村文化大院展演等活动,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提升大院凝聚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