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田间地头、村组院落知民意,解民难,已成为淳化县公安民警一个基本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记者 徐秦生摄 距离考量“深入”的深浅 2003年初,淳化县公安局在检查中发现,排名倒数第一位的润镇派出所,上年共发各类案件18起,仅破获5起,受害群众很不满意。而与润镇派出所只有一沟之隔的马家派出所,发一案破一案,连续三年名列全局第一。 如此大的反差,引起了淳化县公安局党委的深思。究其原因,润镇派出所的民警下村少,有案才动,无案不动,就是进了村,也是到村干部家里问问,鞋不沾泥带土,一晃而过,对村情、民情糊里糊涂,群众不配合,群防搞不动,群治谈不上,破案没线索;马家派出所从所长到民警,经常进村入户,和村民熟得彼此都能直呼其名。一有案情,群众不是主动上门报案,就是主动提供线索,甚至当面指证。当地村民形象地说:“我们这里是鱼安,水安。” 一好一差的对比,凸现出与群众的两种距离。要缩短与群众的空间距离,缩短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就必须“身入”、“心入”、“策入”、“情入”。不久,带有探索性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三深入”活动在全局民警中悄然开始了。 没想到,“三深入”活动一开展,就停不住了。四年多来,全局129名民警跑遍了全县960平方公里的土地,入户3万多家,走访群众76000人。在与民警交谈中,几乎所有民警都坦言,对负责的辖区,每户都去过,有的重点户去了好多次。 [民警评说]卞志新(淳化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三深入”活动开展以前,除了发案我才到群众家里去了解案情,没有主动到一户群众家访问过。“三深入”活动开展以来,辖区1852个住户,我全部走访过,有的群众家里还去过多次。这就是差别。效果呢?过去是发案了,出了问题了,才下去堵窟窿,查问题,找线索,整天忙得团团转,老百姓还不叫好。现在呢,尽管天天和群众泡在一起,但是案件却少了,就是发了案,身边全是群众在帮忙,相比之下,比过去又轻松多了。 [记者感言]:距离考量“深入”的深浅。“三深入”活动并不是要求民警在街道上走上一趟,到农村转上一圈,其核心就是通过民警深入群众家中,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从心里信任民警,缩短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脚步考量“深入”的含量 “三深入”不能说在嘴上,贴在墙上,要真正落实在一步一步的脚印上。淳化县公安局做出刚性规定,派出所民警每周至少应有两天下到基层,深入到10户以上的群众家中,派出所所长每年要走访群众100户以上,局领导每年要走访群众50户以上。 现在看来,当初做出的这个刚性规定,不仅落实有效,而且大大打消了当初怕走形式,难以坚持的疑虑。润镇派出所民警姚刚,管辖着润镇14个行政村17000多人,上百家门面和一些企事业单位。三年多来,姚刚跑遍了全镇的各个角落,走访群众2400户、7500余人,调解300多起矛盾纠纷,化解了多起民转刑案件,抓获近百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在进村入户的路上,他先后捡回6个弃婴,经过多方协调,这些弃婴都落脚在了善良人家。有人问姚刚,你咋老往群众家里跑。他说,往群众家里跑,越跑越让人觉得老百姓纯朴厚道,勤劳善良,越跑心里越踏实。淳化县公安局局长刘鹏感慨地说,“姚刚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一个群体。 [民警评说]王利军(淳化县公安局润镇派出所所长):“三深入”活动始发于我们润镇派出所,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决不是作秀,也不是走过场,是我们基层民警如何搞好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一个最有效的切入点。过去,我们润镇派出所年年落后,群众说,“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就到润镇派出所去转转,听了让人脸红。如今,润镇派出所的民警在“三深入”中切身感受到:走到农村,打招呼的多了,叫吃饭的多了,拉家常的多了。在“三深入”活动中,我们还十分注重细节,平时下乡,群众端上来的杯子,再脏,这杯水也得喝完;烟,再烂,也得抽,必须抽到过滤嘴跟前;饭菜再差,也要吃,哪怕是一碗黄菜也要吃完。这样,群众就认为你是从心里看得起他,那个亲热劲啊,别提了。 [记者感言]:脚步考量“深入”的含量。如何做好“三深入”,民警姚刚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那就是用双脚走近群众;如何让群众和你心贴心,让你觉得你是打心眼里看得起他们,尊重他们,王利军所长那番“细节”感言,让人牢牢记住。 公正考量“深入”的分量 柯玉根,今年56岁,淳化县大店乡堡兴村村民,此人没有多高文化,因其口才流利,爱编顺口溜,看起来怪怪的。柯玉根的出名,不是因为他怪,而是他敢骂民警,他编了一段顺口溜:“见了干部陪笑脸,见了群众斜瞪眼;歪着脖子吊着脸,长着一双势利眼。”被当地人认为是骂民警的“杰作”。 柯玉根见了民警气就不打一处来,那是因为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柯玉根只有20来岁,村里发生被盗,派出所民警怀疑是他兄弟俩干的,将他们带到所里严加审问,没有证据,硬将他兄弟俩收审了2个月零4天,弟弟被逼得跳崖摔伤。气得柯玉根见了民警躲着走,逢人便说,民警不讲公道。 2004年4月,柯玉根因欠基金会的钱,来了一伙人强行将他女儿拉走,逼着要款,还被打伤。女儿在县医院治伤花了520元,柯玉根当时就想去派出所报案,又怕民警跟他过不去。看着躺在医院的女儿没人管,他硬着头皮,走进了派出所。没想到,民警不仅十分热情,详细询问案情,还陪他一块去医院看女儿。不久,派出所对打人者做了治安处罚,还帮柯玉根讨回了看病的520元钱。 村里人问柯玉根,人家民警对你这么好,你还编顺口溜骂人家不,柯玉根一激动,顺口就来了几句:“民警进村下基层,百姓见了笑脸迎;问寒问暖问安全,管得事情说不完;民警心里装着咱,安居乐业笑开颜。” [群众评说]李延通(淳化县大店乡堡兴村村民):柯玉根的事,村里人都知道,老百姓图个啥,就图个公道,柯玉根的变化就是民警主持公道的结果。以前民警一进村,屁股后面吊着盒盒枪,还挂着个红绸绸,威风八面,群众见了就躲,心里嘀咕,不知又要寻谁的麻达哩。现在,白天在村里就能看到警察在转,晚上在果园里就能看见警灯在闪,心里可踏实了。因为,民警就在我们身边,有个啥事,打个电话马上就来了;有了难事,一说就办,我们和民警可熟了,派出所总共有十来个民警,我个个都能叫上名字,我不知道乡长是谁,但知道所长是谁。以前养个狼狗看家护院,现在民警来得多了,坏人也不敢来了,如今养狗都成了耍货子了。 [记者感言]:公正考量“深入”的分量。群众由过去怕民警、恨民警甚至骂民警,如今变得近民警,亲民警,赞民警,这样的故事在淳化县听到了很多很多。作为执法者来说,群众对你的评价,不是看你跑了多少个村镇,里程表转了多少公里。关键是是否坚持了公平与正义,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要主持公道。只有遵循了这一原则,老百姓才能对你“权为民所用”给予认可。这种认可,才是真正对“三深入”是否有分量的一种考量。 忠诚考量“深入”的力量 在淳化县,群众主动向警方报案,主动协助警方破案,主动带民警指认嫌犯的事例,让人听了心里暖暖的。2003年4月27日,淳化县方里镇华子山村村民杨来有,去邻居徐正财家借架子车,推开门,一幕骇人的情景,吓得他半天说不出话来,只见徐正财浑身被捆绑,嘴里塞着毛巾,死在炕上。接案后,淳化县公安局迅速出警,历时60多天,也没破案,在侦破这一杀人案中,先后有14位群众主动向警方提供线索,提供线索者有五六十岁的老人,有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有操持家务的妇女,还有正在读书的小学生。令破案民警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最终抓住凶手李德全,还是7月6日早上,一个农村妇女报的案。就是7月6日,此案才成功告破。无怪乎,主办此案的方里镇派出所教导员姚景民总结了一句带有根本性质的经验:借了群众一双眼,再难的案子也不难。这也是全县公安民警的心得,四年多来,群众为公安机关提供案件线索800余条,协助破案80余起。 [群众评说]徐大军(淳化县方里镇魏村党支部书记):“4·27”杀人案在我们这一带影响可大了,有那么多群众自发协助民警破案,主动提供线索,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过去一发了案,民警急得团团转,群众还在一边说风凉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案都破不了,还当啥警察。现在可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和民警太熟了,几乎成了一家人,他们那么辛苦,就是为了保老百姓的平安,能不帮忙吗? [记者感言]:忠诚考量“深入”的力量。“4·27”案件的成功告破,让人想起一句成语:天罗地网。淳化县公安局“三深入”的实践证明,依靠群众织起的防控网,有时比电子眼编织的网威力更大。罪犯逃到哪里,群众雪亮的双眼就跟随到哪里,让罪犯无处藏身。淳化这张“群众网”的背后,是民警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关系,是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而这些都是民警们用忠诚换来的力量。 爱心考量“深入”的真假 今年52岁的席国华,原籍河南淅川,7岁随母亲来到淳化,长大后,在城关镇屯庄村做了上门女婿。暗地里,村里人把席国华全家称为“药罐子”,全家六口人中四人常年患病,生活非常艰难。席国华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住上宽敞的新房,让女儿上学。 2003年4月,城关派出所民警来到席国华家里,当时,一家都住在三孔危窑里,窑顶用十一根木椽支着。席国华当时感觉一点希望都没有,甚至连死的想法都有了。席国华的家庭境况,令民警震惊。局长刘鹏动议全局民警帮助席国华走出困境。全局民警你50,我100,筹了6000元钱,帮着他盖起了三间瓦房。席国华至今还记得,上梁封顶那一天,正好是“五一”黄金周,从局长到民警,一下来了二三十人帮忙。席国华激动地直掉眼泪,拿着几元钱一包的金丝猴烟不停地往民警手里塞。在民警的帮助下,席国华15岁的女儿“快快”,上了小学四年级,为了让孩子记住民警的关爱,席国华把孩子的名字改成了姚温暖。 淳化县公安局的“三深入”活动,不仅仅满足于大面积入户吃透村情,满足于有案必破,把爱心也融注于为群众分忧解难之中。四年多来,全县民警为群众做好事有700余件,和62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资助资金达6万余元,这对月收入平均只有千把元的山区民警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领导评说]王刚(淳化县县委书记):一年前,我还没到淳化工作,就知道了淳化县公安局“三深入”的经验,来了之后,经过实地了解,才真切感受到“三深入”这个经验,对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和重要。淳化县公安局“三深入”的成功经验,关键就在于他们从思想上视人民群众为主人,感情上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工作上做人民群众的仆人。我们淳化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定贫困山区县,长期以来,当地干部思想守旧,满足现状,工作缺乏创新;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不注重方式和方法,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甚至吃、拿、卡、要,存在着公仆意识不强,作风软弱涣散的情况,不仅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感情,也违背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不少机关干部作风浮躁,一进机关气昂昂,一说下乡没精神,和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深,不亲。淳化县公安局开展的“三深入”活动,已经坚持了4个春秋,他们在创新中越做越好,这对我们全县干部是一个很大的震动。省委书记李建国对淳化县公安局“三深入”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先后两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省积极推广。淳化县公安局就在我们身边,其经验可信、可学,我们要结合实际,让“三深入”活动成为全县干部的一个基本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使干群关系真正成为鱼水关系。 [记者感言]:爱心考量“深入”的真假。在淳化采访的日子里,深切感到民警对群众的爱心是那么的真,是那么的深。只要群众有困难,他们就会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慷慨帮之;只要群众有难事,他们千方百计办好。老百姓是最讲实际的,真了,他信你,假了,他远你。干部工作作风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真实的,不是虚假的。只要我们真心对待群众,真心关注民生,就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任何豪言壮语,都抵不上干一件实事;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行动纲领。 (本报记者 冀平 王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