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主管新闻领域多年,刘建超对媒体态度开放,一直在境内外媒体圈有不错的口碑。他在正式场合发言风格沉稳、内敛,私下也与记者保持着不错的关系,比如他的手机号很多记者都有,他还曾说过,在记者会上,希望回答尖锐的问题,“恰恰是尖锐的问题,给我们一个阐述自己正确立场的机会。” 2009年,刘建超宣布离开发言人岗位时,媒体以“伤心”形容在场记者的感受。小编曾在刘建超卸任时对他做过一次访谈,能够感受到,他对八年的发言人岗位有很深的感情。幽默也是刘建超的一大特点,2004年2月27日第二轮六方会谈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前一天晚上朝鲜方面临时举行新闻发布,只是提前10分钟才通知记者,对此如何评价,刘建超说,对此无法评价,但“建议记者朋友们多练练跑步,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现场进行报道”。 2008年12月16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人问,一名伊拉克记者在布什举行记者会时向他扔鞋子,北京一些民众觉得很正常,因为美国太强势,如何理解这种情绪?刘建超说,“北京一些民众怎么看这件事是个人的事,但是我认为对一个国家领导人应该有起码的尊重。这件事也提醒我在这里观察谁要举手提问题的时候,同时还要注意谁在解鞋带。” 家庭:儿子低调装不认识他 刘建超2009年接受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小编东家《北京青年报》采访时曾透露过他的家庭情况。他夫人长期搞教育,当过大学老师。对刘建超的工作非常支持,表现在从不因他回家晚、家务做得少等抱怨,更多的是理解。他夫人工作也很忙,经常到晚上十一二点,但刘建超在国内工作期间,他的妻子多年来坚持每天早晨6点起来给刘建超做很正式的早饭。刘建超表示对妻子非常感激。 今年刘建超的儿子已经26岁了,2009年时还在北大读葡萄牙语。他说儿子对他的工作有荣誉感,但很少和同学提起。由于工作原因,直到小学四年级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刘建超曾透露,有一次到儿子学校做活动,儿子假装不认识他。虽然他主持了几百场发布会,但儿子从小到大的家长会他只参加过四次,好在儿子学习很自觉,从来没让他操心。 来源:北京青年报-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凤凰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