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信息港|新闻|供求|民生热线|旅游|交友|天气预报|金鼎大佛|六顶山

敦化信息网

敦化信息港|敦化新闻网|敦化信息网|民生热线
当前位置: 主页 > 敦化新闻

敦化坊村拆迁改造启动(图)

时间:2015-10-20 18:03来源:网络 作者:敦化信息港 点击:
敦化坊村拆迁改造启动(图),敦化 城中村改造 杏花岭区

杏花岭区敦化坊城中村全貌

杏花岭区敦化坊城中村全貌 本报记者寇宁摄


  本报4月1日讯(记者 李晶 路丽虹)今日上午,杏花岭区敦化坊村召开城中村改造启动仪式,25位村民带头现场签署协议,该村拆迁正式启动。

  上午9时许,启动仪式现场人头攒动,村民们纷纷驻足在“拆迁进度示意图”前。会场共有3块示意图,上面按照敦化坊村房屋性质将村民进行分类,序号、村民的名字、完成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敦化坊村紧邻太原市动物园、富力城小区,北中环穿村而过。该村现居住人口约有4445人,涉及拆迁户数788户、拆迁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未来,这里将建设东山过境高速路中环口。为保证敦化坊村城中村改造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该村成立“敦化坊村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并制定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根据本村房屋性质,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组,直管公房和单位产房屋动迁组、私产住宅动迁组、村民宅基地动迁组、综合组、房屋拆除组、安全维稳组等,实施方案中还明确各组组长、成员以及相应的职责等。

  此外,敦化坊村还建立了动迁工作例会制度,指挥部每天召开一次例会,及时了解动迁工作进展,分析研判遇到的问题等;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严格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管,牢牢守住资金安全“底线”,保证拆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现场1

  村支部书记、主任李光平

  改造要算好经济账也要算好社会效益账

  “杨家峪街道今年承担了7个村的城中村拆迁改造任务,敦化坊村列为重点村之一。”该村支部书记、主任李光平说,尽管这次拆迁数量多、体量大、任务重,情况复杂,但会举全村之力迎难而上。

  李光平介绍,敦化坊村的房屋性质比较繁杂,其中包括直管公房、单位产、宅基地、旧村私产、小产权等,指挥部成立的动迁组就是负责向村民讲清楚城中村改造的重大意义,说明白改造拆迁补偿方案、回迁安置计划、发展前景等,好让村民充分认识改造后带来的长远利益,调动大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为敦化坊村整村拆迁的第一责任人,李光平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强化村‘两委’的核心领导作用,集体研究,科学安排,分工负责,配强力量,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坚持做到问题不过夜,强化阳光作业,实现文明拆迁,在算好经济账的同时,也要算好社会效益账。”“城中村改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将科学倒排工期,分担落实责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理解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打赢城中村改造这场攻坚战,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李光平说。

  现场2

  村民王三九

  小区建成后找份工作也挺美的

  启动仪式现场,敦化坊村村民王三九来到签约台前签署协议。他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如今,孩子们也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其实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在我印象中,城中村改造可以说是起起伏伏。”王三九说,为了推动这次城中村改造,今年年后,村里已经开过3次动员大会了。

  说起自己生活的环境,王三九告诉记者,看看周围,这里算最差了:宽阔的中环路与敦化坊村内坑坑洼洼的路面形成鲜明对比;整个村子只有两个公厕,大家的生活受到影响。“现在,我和妻子的收入一部分来自社会养老,一部分是村里给的。再加上儿女的补贴,日子还算不错。不过,想到这里以后将建成一个漂亮的小区,到时候我还可以在小区里找一份适合的工作,也挺美的。”王三九说。

  现场3

  租房户秦新根

  在这里住了10多年舍不得老邻居

  敦化北路,沿着低矮的平房继续往北,大约10来分钟的路程,就能看到墙面上贴着红色的大字—“杏花岭区敦化坊村城中村改造工作指挥部”。要知道,这里原来是一所被闲置的学校。

  昨日8时30分,距离启动仪式还有半个小时。虽然天空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但指挥部工作人员却进进出出地各自忙碌,村民也纷纷谈论着城中村改造的话题。

  在指挥部对面的小巷里,秦新根正在和两个老乡将一组家具搬上小货车。“从2004年开始我就在这里租房了,10多年啦,舍不得离开这熟悉的环境和这些老邻居。”秦新根说,今年过完年,他和妻子刚从江苏回到太原,就接到房东的电话,让他尽快找房子。


  43岁的秦新根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在太原打工,两个孩子在老家跟着他父母,家里的收入全靠夫妻俩打工来挣。

  随后记者跟随秦新根到他此前租住的平房。这是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几乎已被搬空。“刚来这里时,房租很便宜,每月只有120元,现在,随着物价的上涨,这么大的房子每月需要支出200元。”秦新根说,即使是这样,这里的房租仍然算是便宜的,现在他找到一个临时落脚点,每月的房租是250元。

  看到本报摄影记者不断地按下快门拍照,秦新根冲着记者微笑说:“多拍点儿吧,有机会给我几张,作个留念。”

  本报记者 李晶

  作者:李晶 路丽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