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信息港|新闻|供求|民生热线|旅游|交友|天气预报|金鼎大佛|六顶山

敦化信息网

敦化信息港|敦化新闻网|敦化信息网|民生热线
当前位置: 主页 > 敦化新闻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时间:2017-12-17 23:37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点击:
随着打火机、电子灶具的普及,火柴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已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在城市中,也只有在酒店、宾馆等场所还能看到它的踪影。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51岁的楚俊美划亮一根火柴,检查燃烧质量 新文化记者 白石摄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1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2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3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4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5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6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7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8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9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10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11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12

敦化市大石头镇老火柴厂坚持生产 只有14人

13

1 老旧的车间里仍然使用着原始的设备, 仿佛回到上世纪70年代

2 80岁的吕希增,曾是火柴厂的设备管理员

3 97岁的刘振鹏,是火柴厂的第一批工人

4 72岁的李宝军,当年是包装车间的主力

5 73岁的卢广顺,曾是一名操作工

6 火柴制作工序——蘸药

7 火柴包装全部由人工完成

8 女工们在工位上吃午饭

9 随着打火机的普及, 火柴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10 厂长楚俊平收藏了很多厂里曾生产过的火花

11 火柴进入装盒工序

12 机器切出火柴梗

13 人工整理火柴盒

火柴,提起这两个字,似乎只能在回忆里找。

随着打火机、电子灶具的普及,火柴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已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在城市中,也只有在酒店、宾馆等场所还能看到它的踪影。

用火柴生火做饭,逢年过节用火柴点香放鞭炮已成为几代人的成长记忆。

但在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还有一家传统的火柴厂,仍然在坚持生产。

9月28日,记者来到大石头镇的延边吉星火柴厂(原延边火柴厂)。厂房内还留有上世纪70年代的标语,工人还延续着传统的制作工序……

走进车间,机械的轰鸣声中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木头在被一截一截地变成细小的火柴梗,火柴梗在机器上走过就戴上了“小红帽”。一群女工熟练地操纵着机器将制成的火柴装入盒子,然后用手工包装,装箱。

“延边火柴厂”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于1965年破土动工,1967年2月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60万件(1件为100包,每包10盒),工人近400人。延边火柴厂有着辉煌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吉林省可谓家喻户晓。

自1998年起,国内火柴企业开始全线萎缩,各大火柴厂相继破产或倒闭,“延边火柴厂”也处于半停产的状态。2006年,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延边火柴厂也彻底地进行了改制,更名为“延边吉星火柴厂”。

火柴厂的名字虽然变了,但它在老工人的记忆里并不模糊。走进火柴厂的家属区,还能听到很多关于老火柴厂的点点滴滴。火柴厂的很多家庭都是祖孙三代在厂里工作,对火柴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97岁的火柴厂退休工人刘振鹏说,他是1967年来火柴厂的第一批工人,一干就是30年。火柴厂改制前,刘振鹏的两个儿子也都在火柴厂工作。如今,两人在外面打打零工;退休前,唐玉珍在火柴厂做工会主席,从16岁进厂由一个普通工人到工会主席,她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火柴厂。今年68岁的她正在整理材料,准备写写火柴厂的回忆录;51岁的工人楚俊美1995年嫁到火柴厂,丈夫是该厂的工人,早些年家境尚可,如今丈夫在镇里某单位当保安,而她还在工厂里“坚守阵地”;从1968年3月到延边火柴厂上班的第一天起,卢广顺就有了一份让当地人羡慕的职业。今年73岁的他,依然记得1987年~1997年这10年间火柴厂辉煌的历史。全家先后有8人在火柴厂工作过,如今47岁的女儿卢英还在火柴厂做操作工。

……拾起回忆,回到延边吉星火柴厂。如今,在原材料和人工费用上涨的情况下,延边吉星火柴厂厂长楚俊平仍在坚持生产,维护着目前市场上的老客户。他带领着14名下岗工人,每年5月至10月进行阶段性生产,一方面是想为大家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是舍不得火柴这个行业。为了保护火柴生产的整套传统设备,厂里还保留了老火柴厂的技术人员,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与维护。

作为东北三省为数不多的火柴厂,延边吉星的火柴产量由原来的每天1800件,锐减到现在的每天100件左右。“1998年以前,火柴是生活必需品。计划经济下,材料、产品都是由国家分配包销。如今,城市居民已很少使用火柴,火柴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楚俊平说,“火柴的市场在农村,但利润非常低。由于农民还延续着用火柴取火的传统习惯。所以,大家有信心坚守在一起,将这个传统的行业传承下去!”

新文化记者 白石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